您的位置:东阳红木家具网 >> 红木资讯 >> 红木行业评论 >> 正文内容
红木行业评论
红木行业革新时代里的木作匠人
来源:中国古典家具网 2013-08-23 发布:东阳红木家具网  编辑:xiaojie
摘要:随着公司运营、产业化发展成为木家具、木雕等的主要制造模式,匠人必须更加紧密地和市场的需求结合。
关键词:红木行业,木作匠人


东阳一个普通雕刻厂房的内部,每个工人都专注地忙着自己的活

浙江东阳木雕闻名全国。在当地一间木雕工厂内,整个车间近50个工人中,男人主要在“打坯”:以木槌敲凿子,沿着设计图上的线条凿出一个大概的轮廓。心细的女工主要从事“修光”,对轮廓的精雕细琢。

厂房的节奏是木槌此起彼伏的击打凿子,外头声声蝉叫。所有人都出奇地专注着自己的活,使得厂房显出了外人不敢打扰的安静。  

几千年没变,专注是匠人最基本的品质。虽然工人之间挨得很近,但其实很少聊天。“你坐不住是没有用的,要是浮躁的话,活肯定干不好。”

在技艺纯熟之前,匠人们总要有一段较长的学习期。  

在过去,学徒制是最重要的技艺传承方式,且有“三年学徒,五年伴作,十年成师”的说法,从入门到自立门户,至少要10年。掌握技艺需要师父言传身教,也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  

在出师前,徒弟必须跟随师父,并且仅能师从一人。尽管在社会里工匠的地位并不高,但在工匠内部,徒弟又远比师父卑微。尤其重要的是,“徒弟要好好摸索才能走出来一条路,师父在教的过程中可能还拿一点捏一点。”  

“吃饭的时候我帮师傅打饭,休息的时候我给他搬凳子,下班后给他洗衣服、洗鞋子,农忙的时候到他家帮忙割稻子麦子。所有的师傅、师叔都很喜欢我,很愿意教我,因为我比别人腿脚勤快,勤能补拙嘛。”曾经是木匠的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董事长车建新的学徒生活是这样的。

匠人群体在漫长的技艺传承中,留下了精妙的技艺财产。今天的平凡工艺,往往是古人的无数次偶然发现和顿悟的累积的结果。每一个简单的工艺,背后都有许多的量变到质变,是工匠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发现了之前的工匠已经解决过这个问题,而他或又发现了更完善的解决之道。这样的改善和传承,在一年又一年的敲敲打打中悄然进行,并在今天仍在持续。

每名工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雕刻刀具,打坯的工人有各种宽度和弧度的大凿子,修光的工人,则是许多型号不同的雕刀,约60多把的雕刀中放在一起,有平口、弧形、V角等刀口,不同的长短和大小,应对不同情形的雕刻。而把刀磨好,是入门必修课。只有经过丰富的木作实践,匠人才有量变的积累,在反复操练中变得自由,在单调中进行创造。

对于当代木作匠人来说,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机器该在怎样的程度上代替手工;如果完全依靠机器生产,那么传统样式的家具还有工艺价值吗?

对于这个问题,记者在广东采访的广式家具和潮州木雕师父都认为,在一些打眼、打坯的环节,机器可以介入,而在体现“活”的环节,如雕刻,还要仰赖手工。而浙江东阳木雕集团总经理、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向东对机器的态度,则更加的开放。他认为机器只是工具,离不开操作它的人。

这两种态度没有实质区别。广东匠人认为机器不能用来雕刻,是认为机器难以达到手工的效果。而浙江匠人相信,机器有可能做得足够好。

机器制作不能和粗制滥做画等号。王向东认为,不到十年内,善用机器和不善用机器的人,所制造的产品将会有巨大的优劣区别。最关键的是,机器只是将人和对象的距离拉开了,但没有分离。机器的产品依然能够体现匠人精心的设计、细致的雕琢,和匠人对木的情感。

随着公司运营、产业化发展成为木家具、木雕等的主要制造模式,匠人必须更加紧密地和市场的需求结合。“一个大学生三年不读书,就会沦为‘小学生’;而一个‘小学生’只要坚持学习,就能成‘大学生’。”车建新说。

王向东往往是一件产品的最初设计者,他画设计图,定下轮廓、风格和基调,工匠们完成局部的创作。工厂里的产品总会翻新花样,很难有重复的产品。没有以不变应万变,匠人的技能也必须跟着更新。

优秀的匠人都相信,木作的工艺,不仅有实用价值,也有美学的价值。而这种美学的价值并不只在木头本身。

“红木不是一种材料,红木文化的整个发展史是一个替代史,这个材料没有,就用另一种材料来代替。从来没有说,这个工艺是用黄金做、玉来做所以这么名贵。”王向东反对许多人在木头之间施加的不平等。

东阳红木家具网特别提示:任何网站、媒体转载本站原创文章则一定要写明文章出处为:东阳红木家具网,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最终解释权归东阳红木家具网所有,如有疑问请与我站编辑部的联系,电话:0760-88881272-8005。